翡翠知识 | 选购翡翠必掌握的技巧 Leave a Comment / 翡翠知识 / By 元玖珠宝 随着翡翠逐渐走入大众视野,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和追捧,但很多人在选购翡翠时,常常因为对翡翠了解不够而感觉无从下手。今天就教大家几个选购翡翠的实用技巧,让你迅速摆脱小白身份,成为选购翡翠的行家里手! 一、比种 翡翠的种是指组成翡翠的矿物结晶颗粒大小、形状、组合方式、均匀程度的总体状态,简单来说就是翡翠的质地。根据这个标准,翡翠被划分为不同的种类,从高到低依次为:玻璃种、冰种、糯种、豆种等。 玻璃种:翡翠的质地非常细腻,透明度极高,类似玻璃或水晶的清亮,是翡翠中的极品。冰种:翡翠的质地半透明,与冰块相似,具有高度的透明感和清澈感。糯种:翡翠的外观像糯米一样,质地相对较浑浊,透明度较低。豆种:一个常见的翡翠种,由于晶粒粗糙,所以外表也粗糙,光泽、透明度不佳。 二、比水 翡翠的”水头”指光线在翡翠中投射范围的大小,行内一般把翡翠的透明度称为”水头”。水头长、水头足就是透明程度好。反之,水头差、水头短就是透明度不好的意思。 水头好的翡翠,透明度高,外表看起来晶莹透亮,泛起荧光,堪称极品,价值非凡,又有“放水”之说,十分生动。透明度高的翡翠看起来更加明亮、有灵气,宛如碧波荡漾,深受大家的偏爱。 三、比底 翡翠的“底”即是人眼对翡翠饰品外表和内部的一个直观感觉,是综合对翡翠质量的指标。而一件翡翠品质就是看“底”的优劣,主要看翠与种、水之间相互辉映的效果。 “底”洁净细腻的翡翠玉件称底好,底好,看起来水润通透,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。底粗糙、脏乱、黑白界限模糊的翡翠称底差,底差,则看起来黑暗浑浊,感觉翡翠粗糙不精致。 四、比色 翡翠的颜色丰富多彩,可以说是“五颜六色”,其中绿色变化最多。翡翠的颜色有绿色、紫色、红色、黄色、灰色、黑色、白色等。而绿色变化可分成翠绿色、阳绿色、豆绿色、晴水绿、蓝水和油青等,颜色稍微变化一点,价格相差很大。 一般而言,颜色以浓、阳、正、和为佳,而淡、阴、偏、花则次之。浓郁:就是颜色的深浅,又称色力。阳:颜色的鲜亮度。越鲜亮的翡翠,价值越高。正:颜色的纯正度。和:翡翠颜色均匀。在种水相近的情况下,绿色翡翠色浓为好,但要浓淡适中,过浓则色老、发闷、阴沉,反而价值不高。 颜色的深浅直接影响了翡翠的价值,浅色翡翠价格低,深色翡翠价格高,并且颜色越均匀、颜色越鲜艳,翡翠价值越高。一件翡翠只要有了一种颜色,其价值就非常高了,如果又有第二种颜色出现,价值就更上一层楼。比如春带彩翡翠,颜色鲜艳,透出勃勃生机,寓意福运降临、幸福安康。 五、比工 翡翠的工是指翡翠的雕刻、雕工。在翡翠从原石到成品的各个工序中,开料、规划设计、切料、雕刻、打磨、抛光、镶嵌等都涉及到工的范畴。好的工,能让翡翠的魅力得到最全面的体现,也能提升翡翠本身的价值。翡翠的工对于一件翡翠成品来说非常重要。好的工能够将翡翠原石的质地、颜色、纹理等优点展现出来,同时掩盖其瑕疵和不足。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翡翠的整体美感,以及观赏性和收藏价值。 好的雕工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,而劣质的雕工也会毁掉一块好的料子。虽说,玉不琢不成器,但是,过度的雕刻会毁掉原本的翡翠,这样的翡翠价值反而会降低。比如:雕工好的翡翠,大小比例适中,整体线条流畅,雕刻的形象栩栩如生,给人以活灵活现的动感,价格自然高。如果雕工粗糙,线条看起来不流畅,甚至断断续续,整体没有美感,这样的翡翠价值自然很低。 六、比大小厚度 翡翠的体积也称块度,指的是翡翠的大小。在颜色、透明度、质地、切工、净度、裂纹相同质量的条件下,翡翠体积越大,价值也就越高。虽然翡翠的质量与价值不以重量作为衡量标准,但在同等质量条件下,体积还是具有一定的影响。例如,用料较多的成品(如串珠、手镯在异常质量条件下,价值就要高于用量少的成品。 The end 如果您对翡翠还有相关的疑问,欢迎咨询我们! 联系我们